Skip to content
Go back

智海拾贝:AI科研进阶之路——2025人工智能学院科研经验交流分享会(笔记)

Published:  at  10:00 AM

目录

一、论文阅读与学习路径

  1. 从经典论文入手

    • 比如 Transformer 等经典模型的原始论文,这是必须精读的内容。
    • 这些论文构成了领域的基础,是理解后续研究的关键。
  2. 阅读综述性论文(Survey)

    • 综述能帮助我们了解整个研究领域的全貌,包括:
    • 主要研究方向和分类体系;
    • 各类方法的代表性论文;
    • 不同方法的比较与优缺点。
    • 综述阅读可以快速建立系统性认识。
  3. 看新论文的”相关工作”部分

    • 新论文的 Related Work 部分往往会提到领域内的经典方法与最新进展;
    • 阅读这一部分能帮助你发现研究趋势和常用分类方式。
  4. 研究开源代码与 Baseline

    • 找到论文对应的 baseline 实现;
    • 阅读代码可以帮助理解模型细节,也方便你后续实验的复现与改进。

二、深入某个细分方向的方法

  1. 关注顶会论文

    • 例如 ACL 2025 等顶会的论文;
    • 浏览标题与摘要,挑选你感兴趣的方向;
    • 对于感兴趣的论文再深入阅读。
    • 浏览所有论文标题并不耗时,但能帮助你快速了解当前研究热点。
  2. 阅读策略

    • 并非所有论文都要精读;
    • 大部分论文可快速浏览标题、摘要、引言、模型图与实验表格;
    • 精读的论文则需要仔细分析其方法细节与叙事逻辑;
    • 有价值的论文还可以尝试复现其代码,加深理解。
  3. 做好阅读笔记与总结

    • 阅读时要记录关键信息:
    • 论文标题、领域、会议、主要内容;
    • 研究问题与核心方法;
    • 你的评价与备注。
    • 不做总结很容易遗忘,建议养成写笔记的习惯。

三、寻找研究 Idea 的方法

  1. 从已有工作的不足出发

    • 分析现有方法的局限性;
    • 寻找失败样本、边界情况或未解决的问题;
    • 这些往往能启发新的研究方向。
  2. 从相关领域借鉴思路

    • 不要局限在自己当前的任务;
    • 多阅读相邻领域的论文,看看他们的方法是否能迁移或改造。
  3. 与他人交流

    • 与导师、同学多讨论;
    • 但交流前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初步想法,避免浪费时间;
    • 讨论能帮助你发现盲点并完善思路。

四、实验阶段的要点

  1. 主实验

    • 确定主要实验设置与指标;
    • 与前人保持一致便于对比。
  2. 补充实验

    • 包括消融实验、参数敏感性分析、独特性验证等;
    • 这些能强化论文的说服力。
  3. 问题分析

    • 如果主实验结果不好,要及时分析原因;
    • 快速调整方向,因为研究节奏快,竞争激烈。

五、论文写作建议

  1. Introduction

    • 结合当前热点,讲清楚动机;
    • 构建一个”好故事”,逻辑连贯、有吸引力;
    • 实验结果之外,叙事质量非常重要。
  2. 方法与实验部分

    • 方法部分要配好示意图,逻辑清晰;
    • 实验部分不能只列结果,要有充分分析:
    • 为什么结果好;
    • 为什么在某些情况下表现差;
    • 深层次原因是什么。
  3. 结构与衔接

    • 段落之间的过渡要自然;
    • 每段开头最好点明主题;
    • 保证论文逻辑连贯、行文流畅。
  4. 反复修改

    • 不断迭代;
    • 注意语言流畅与图表的一致性;
    • 最后确定标题与摘要。

六、选题与方向建议

  1. 避免”过热”方向

    • 太热门的数据集或任务竞争激烈;
    • 即便结果好,也可能被他人迅速超越。
  2. 避免”过冷”方向

    • 如果领域太冷门,投稿难、受众少;
    • 尽量选择”有热度但未饱和”的方向。
  3. 做好调研与跟踪

    • 确定 idea 后,要确保该方向近期没人做过;
    • 持续关注最新论文,防止”撞题”。
  4. 重要数据与代码备份

    • 本地、云端、服务器三份备份;
    • 避免数据丢失的惨痛教训。

七、总结

科研的核心在于:


Suggest Changes
Share this post on:

Previous Post
在 Linux 系统上微调、部署、前端展示大模型
Next Post
Linux 双系统安装